如果说,徐家汇展现的是上海的繁华,那么徐家汇天主教堂就是留守在其身后的一抹宁静。100多年的时光,在她巍然的身躯上留下了几许历史的沟壑, 即便是阳光下空气里飘浮的尘埃,也可以让人嗅出岁月的凝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浮雕一线脚都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回忆,令人叹息感喟。
1847年,耶稣会会长南格禄神父在徐家汇购地建造教堂,即徐家汇老天主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ce Catholic Church)。教堂建成后,徐家汇地区迅速发展成天主教在上海的中心。后来因仅能容纳200余人的旧堂不敷使用,遂计划建造新堂。新一代徐家汇天主教堂落成于1910年,由道达洋行的英国著名建筑师道达尔(W. M. Dowdall)操刀设计。当时,欧洲很多国家都流行仿造法国的哥特建筑来建造天主教堂,道达尔也沿袭了这一风潮,设计了这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新堂落成后,据《徐汇纪略》载:“新堂钟楼高17丈,堂脊高8丈,阔9丈,中阔10丈,深25丈,可容 纳2500人,内设祭台21座……为沪上第一大堂。”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工艺 精湛的徐家汇天主教堂因而享有“远东第一大教堂”的美名。
徐家汇天主教堂坐西朝东,为5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达2670平方米,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式。教堂的外墙为清水红砖砌筑,正立面被四根壁柱分成3间分间。每间入口的上部是由3个环环相套逐层收缩的尖拱组成的透视门,极富立体效果。分间处的石扶壁上分别饰有四福音书的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的塑像。中间的正大门以上向内收缩,设计有一通层的玫瑰花窗,上面镶嵌着彩色铅玻璃。南北两侧顶部分别设有钟楼,宏伟壮观。上世纪60年代,钟楼尖顶曾被拆毁,直到1982年8月13日才得以恢复。
进入教堂内部,即被深深震撼。大门上方的巨大画像重现了“最后的晚餐”那个瞬间。大堂宽阔高耸,进深7间。地面铺以大方砖,中间走道则用花瓷砖铺筑。室内大厅被两列束柱分成中厅和侧廊。中厅和侧廊的天花板巧妙利用了对角交叉受力最佳的力学原理,均为木筋加灰泥粉饰而成的四分尖券肋骨拱顶,拱顶下由木质束柱支撑。中高侧窗采光,室内镶嵌以圣经人物为主题的彩色玻璃,使教堂光线更显神秘。中厅两侧墙面由3部分组成。底层是由束柱和尖券构成的连续券廊,二层是由连续尖券构成的廊栏,3层则为分布排列的尖券高侧窗。拱券的几何线条撑起的宏大空间与彩绘玻璃窗交相辉映。富于创意的形式与精妙绝伦的结构完美结合,使得这座教堂神奇而又亲切,仿佛可以感受到恢弘建筑所传递出的震慑力量。
教堂建筑中可以追寻到许多哥特式痕迹,如垂直向上的线条、细尖的拱券、玫瑰花窗,以及建筑内部的束柱。堂内有64根用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大小楹柱,支撑起下宽上窄的整个内部空间,每根楹柱又都由10根小圆柱拼合而成。然而与传统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内采用石头建造而成的束柱所不同的是,徐家汇天主教堂内的束柱由当中一个方柱子上面贴了4个小柱子而成, 皆为木制,非常具有中式特色。整个大堂内弧形的拱顶与垂直的束柱巧妙结合,共同营造出一个高直而空灵的氛围。
一排木雕的矮廊将大堂与正对大门的主祭台分隔开。当时在教堂落成时使用的主祭台为临时设立,而这座主祭台是教会于1919年复活节前特地由巴黎运来的。它宽44米,装饰华丽,精致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堂内最重要的陈设。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坛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
尖的拱顶、尖的门窗、高耸的石柱、高窄的空间,布满教堂的垂直线条,形成了升腾欲飞的向上气势。置身教堂内,沐浴在透过彩色玻璃窗门产生的神秘光线之中,似乎会有一种向天国接近的感觉。
百年风霜使得徐家汇天主教堂渐显苍老。2013年,一场规模化的整修工 作正式启动。本次修缮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及老照片的充分考证,并结合修旧如故的工艺,从里到外最大程度地恢复了这座文物保护建筑的历史原貌。2017年底,徐家汇天主教堂完成大修工程,再次绽放出她只如初见的华美姿态,焕发出新的生机。
阳光下,徐家汇天主教堂静静地守候在徐家汇这个闹市的中心,其挺拔的身姿也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